椎管内脊膜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作者:于涛; 黄正通; 王振宇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 20(11): 654-657.
DOI:10.13798/j.issn.1009-153X.2015.11.005

摘要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膜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9例椎管内脊膜囊肿(不包含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累及颈段3例,颈胸段1例,胸段11例,胸腰段18例,腰段5例,全椎管1例。本组35例行囊肿切除术,其中31例囊肿全切,4例囊壁大部切除;4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术中22例可见硬膜漏口并对漏口进行结扎或缝合外,或用自体脂肪或生物胶封闭。35例行囊肿切除术患者中,32例术后症状改善,3例无改善。4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患者中,3例术后症状改善,1例无改善。术后随访36个月,影像学复查,囊肿均消失,均未见囊肿复发;39例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C级6例,D级22例,E级11例;所有患者切口一期甲级愈合,无脑脊液漏,未有无菌性脑膜炎发生。结论对于椎管内脊膜囊肿,MRI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手术是其有效方法;对于累及长节段脊髓的患者,开放手术难以全切时,可以考虑行囊肿-腹腔分流术以降低囊肿压力,缓解脊髓压迫。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