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喉炎并发负压性肺水肿(NPP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并监测其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急性喉炎并发NPPE 9例患儿(NPPE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取10例本院同期无肺水肿的急性喉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的变化情况。结果 1.NPPE组患儿入院时均合并Ⅲ度喉梗阻,8例患儿在呼吸道梗阻解除后830 min出现肺水肿,1例在呼吸道梗阻解除后约2 h出现肺水肿。4例气管插管呼吸道内可见粉红色泡沫痰、5例呼吸道内未见粉红色泡沫痰。NPPE患儿胸部X线片显示弥漫性间质及肺泡浸润影。9例均采用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8 cmH2O,1 cmH2O=0.098 kPa],使用糖皮质激素,限制液体量至6080 mL/(kg·d),3例患儿使用利尿剂。肺部湿啰音在630 h消失,机械通气时间均<48 h,患儿均痊愈出院。2.治疗前NPPE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369.16±48.19)ng/L、(30.39±9.60)n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1.77±45.59)ng/L、(20.43±4.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2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NPPE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分别为(281.10±47.45)ng/L、(20.04±5.87)ng/L,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PPE表现为呼吸道梗阻解除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影像学提示肺水肿改变,及早予呼吸支持及限制液体量等治疗,预后良好。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NPPE的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