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排便点偏好

作者:查穆哈; 谌利民; 杨双; 徐尚华; 郭小兵; 张宝峰; 胡德夫*
来源:动物学杂志, 2019, 54(04): 484-492.
DOI:10.13859/j.cjz.201904005

摘要

林麝(Moschusberezovskii)是重要的资源动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碎化等导致其种群急剧下降。恢复林麝种群的根本方法是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林麝的排便点分布在其整个活动区内,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林麝排便点位置,了解林麝栖息地选择偏好。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布置17个1 km×1 km的样方,每个样方内至少1条样线,样线每隔400 m设置搜索样线,以发现排便点为中心设置1个10 m×10 m利用样方,若未发现排便点,在搜索样线中部设置1个10 m×10 m对照样方,并记录样方内的生境因子。采用Ivlev的选择性指数、广义线性模型及多重对应法分析林麝对生境因子的偏好。结果发现,林麝最为偏好的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E=0.528),而规避常绿阔叶林(E=﹣1)、次生落叶阔叶林(E=﹣0.816)和常绿落叶阔叶林(E=﹣0.585)。此外,海拔、灌丛盖度和坡度也显著影响林麝栖息地偏好,其排便点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2 600 m区间,并且偏好有一定灌丛盖度且坡度陡的生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