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建设工程实务中,发包人面对资金周转难题,倾向于先行签发或转让承兑汇票,以暂时脱离支付困境。然而,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承包人多为国企,下游分包分供,主体法律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均较弱。尤其是在出票人资信、财务状况堪忧之时,施工人(含建工末端分包分供持票人)将可能面临汇票无法承兑、到期无法付款、票据请求受阻等困境。为解决救济难题,在无票据介入时施工人或许可以直接向相对方主张债权,仅票据纠纷也可以直接依据相关法律制度追索,现实却往往更为复杂。

  •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