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对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肺高转移细胞4T1(4T1-luc)接种于小鼠第二对乳房脂肪垫建立乳腺癌肺转移模型;于接种后第5天随机分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全方组、益气组、冲任组、解毒组,每组10只。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以"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进行干预,共30天。计算肿瘤抑制率,以生物发光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过程,通过肺转移灶定量分析观察小鼠肺转移情况,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原位瘤中Foxp3、TGF-β1、CD4+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瘤重、肺转移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全方组比较,益气组、冲任组瘤重、肺转移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原位瘤组织中Foxp3、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D4+蛋白表达水平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全方组比较,益气组、冲任组Foxp3、TGF-β1、CD4+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毒组Foxp3、TGF-β1、CD4+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对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均有抑瘤和抗肿瘤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微环境中Foxp3、TGF-β1、CD4+作用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