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加强长江源区水生态研究,于2017年丰水期调查了长江源区5个湖泊、5条河流的水质和鱼类资源状况,并研究了其空间格局。水质综合指数(WQI)计算结果显示,长江源区WQI范围为41~87,评价等级介于差到良好之间,大部分采样点的水质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中,班德湖的水质评价等级为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源区河流、淡水湖、微咸水湖和咸水湖的水质指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河流水质呈现出较高的总磷、总氮、硝态氮、总悬浮物和浊度,淡水湖呈现出较高的水温、溶解氧及WQI,咸水湖呈现出较高的总碱度、总硬度、盐度、电导率和pH。长江源区鱼类多样性较低,共调查到5种鱼类,包括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e)、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和梭形高原鳅(Triplophysa leptosoma)。对长江源区水质因子和鱼类群落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长江源区鱼类群落主要与水质指标中的浊度和盐度有关。为切实保护好长江源区水质和鱼类资源,建议加强科研监测,建立长江源区水生态数据库,建立土著鱼类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预防和控制外来鱼类的引入,同时要加强鱼类栖息地保护。
-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