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临床研究显示,不同分子质量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目的:观察不同分子质量玻璃酸钠注射后,骨关节炎兔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变化。方法:将40只大耳白兔(购自青海省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分子组、小分子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在右膝关节腔注入木瓜蛋白酶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7d后,大分子组、小分子组右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射(1.5-2.5)×106Da、(0.8-1.5)×106Da的玻璃酸钠注射液0.3mL,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周,注射5周。末次注射7d时,进行右膝关节腔MRI检测、软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关节冲洗液炎性因子质量浓度与蛋白聚糖、骨胶原基因表达检测。实验获得青海红十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802065。结果与结论:(1)MRI检测:模型组存在关节积液,软骨表面不完整;大分子组软骨表面粗糙且软骨层变薄,但无关节积液;小分子组软骨表面明显粗糙且轻度变薄,但无关节积液;(2)苏木精-伊红染色:模型组、大分子组、小分子组均可见明显的软骨损伤,但大分子组、小分子组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其中小分子组损伤程度最轻;(3)炎性因子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分子组、小分子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降低(P<0.05);小分子组中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低于大分子组(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基因检测:模型组蛋白聚糖、骨胶原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大分子组、小分子组(P<0.05),大分子组蛋白聚糖、骨胶原基因表达低于小分子组(P<0.05);(5)结果表明:与大分子质量玻璃酸钠比较,小分子质量玻璃酸钠可促进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的修复,抑制滑膜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