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尚红磊; 赵鑫; 陈艳
来源: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20, 49(12): 1494-1496.
DOI:10.3969/j.issn.0253-9926.2020.12.009

摘要

胎盘植入是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直接侵入子宫肌层的现象[1]。临床上根据胎盘绒毛植入子宫壁的深浅程度可将其分为粘连型胎盘植入、植入型胎盘植入和穿透型胎盘植入3种类型[2,3]。胎盘植入可引起产妇大出血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4],准确地诊断胎盘植入有利于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超声检查仍然是评估胎盘的首选成像方式。但当超声由于胎盘后壁、孕妇肥胖、羊水过少等受到限制时,或者是在穿透型胎盘植入的检查中,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全面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