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出土玉龙的工艺研究

作者:朱勤文; 陈春; 闵梦羽; 黄凤春
来源: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2, 24(06): 58-66.
DOI:10.15964/j.cnki.027jgg.2022.06.005

摘要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和图腾,从中国古玉器及其玉文化中可以得以印证。在中国八千多年玉器与玉文化的长河中,龙始终是重要的角色、元素和纹样,从未间断。西周玉器是一颗闪耀的明珠,凸显了礼玉和饰玉的文化特征。西周时期的玉龙有单体龙、合体龙和龙纹,体现西周人对龙的崇拜。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出土玉器共544件(套),划分为礼仪玉器、佩饰玉器、生活用玉器、丧葬用玉器、玉石工具五类。佩饰玉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有25种(58.1%)、262件(套)(65.3%);21件玉龙划归为佩饰玉器,在佩饰玉器中,玉龙的数量仅次于玉鱼和玉鸟。本文根据玉龙的基本形制将其分为A型~F型共六型,对每种型和式的玉龙,从龙的头、嘴、眼、角和纹饰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示了叶家山玉龙的丰富多彩和工艺创新。在与商代殷墟妇好墓玉龙、楚地和中原地区其它西周玉龙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蘑菇角+斜刀菱形眼+斜刀纹饰+方头闭嘴”工艺组合为叶家山西周早期玉龙的典型特点,蘑菇角是商代玉龙工艺的遗风;叶家山的玉龙虽然沿用了臣字眼,但是演变出了长眼角线。本研究成果为中国西周时期玉器与玉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单位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