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贺兰山东麓红色酿酒葡萄免埋土品种‘北玫’和‘北全’为试材,结合主成分(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统计学分析,明确果实发育中4个时期单体酚以及采收期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单宁和花色苷在成熟过程中变化趋势接近,总酚含量积累趋势两者有所不同。黄烷醇类化合物为采收期的主要单体酚,其中黄烷醇、酚酸、黄酮醇类化合物总量均是‘北全’高于‘北玫’,分别是1.18倍、1.13倍和1.32倍,其主要成分分别为儿茶素、绿原酸和芦丁;两品种白藜芦醇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转色期间‘北玫’高于‘北全’,而成熟期和采收期为‘北全’显著高于‘北玫’。PCA和OPLS-DA分析表明,黄烷醇类为主要差异物质,与显著性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酚类物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北全’较‘北玫’潜力更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