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藏汉肥胖与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及粪便胆汁酸差异研究

作者:洪泽慧; 罗若城; 董科; 邓羽丰; 何方婷; 陈静娴; 左浩江; 赵星; 裴晓方*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2, 49(23): 4351-4357.
DOI:10.20043/j.cnki.MPM.202206433

摘要

目的 研究四川省藏族及汉族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和粪便胆汁酸的差异,为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改善肥胖积累资料。方法 调查四川省红原藏族居民和成都汉族居民的基本信息,采集粪便样本。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使用基于年龄和性别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纳入114名研究对象。根据BMI分为藏汉肥胖组(BMI≥28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测定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序列及粪便中13种胆汁酸含量,比对分析藏汉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及粪便胆汁酸水平差异。结果 藏族正常组较藏族肥胖组的疣微菌门、阿克曼菌属、埃希氏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高,多尔氏菌属的丰度低(P<0.05)。藏族人群中优势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和乳杆菌属,汉族人群中优势菌属为布劳特氏菌属。藏族人群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结合型胆汁酸水平均低于汉族人群(P<0.05)。结论 藏族肥胖人群与藏族正常人群肠道菌群有一定差异,藏汉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和物种丰度以及粪便胆汁酸谱显著不同,不同民族肥胖与肠道菌群的关联有待结合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进一步探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