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93例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

作者:牛朴钰; 刘耀远; 王含香; 梁本喆; 王泽青; 朱赓达; 赵铁牛*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 19(14): 201-204.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近20年冠心病证候分布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以"冠心病AND证候"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对1981—2018年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选取临床调查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统计该研究的一般资料和证候资料。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9篇,总涉及病例数207 793例。文献共归纳9个病位要素,依次为:心、肾、脾、肝、肺、胃、络脉、胆、脑,前4位频数占比大于10%;证候类型10个,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火热、血虚、寒凝、水饮,前4位频数占比大于10%。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病性要素频数前3位均为血瘀、气虚、痰浊,其余病性要素占比存在部分差异。结论近20年冠心病证候常见程度由高到低分布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火热、血虚、寒凝、水饮,与现代临床对于冠心病"本虚标实"认知基本吻合;全国各地区均以血瘀、气虚、痰浊为基本病性要素,其余方面存在地域差异。在临床冠心病的治疗中,需在把控"活血益气祛痰"治法大方向的基础上,注重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