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疗效,探索其再通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6月~2020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住院的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94例,根据其首次再通后18个月初级通畅率结局分组,分为未复发组(n=33)和复发组(n=61),平均随访时间为(32.53±11.07)月。报道介入治疗中心静脉闭塞的技术成功率、中心静脉再通后的初级和次级通畅率,采用COX分析中心静脉再通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介入治疗中心静脉闭塞的技术成功率为96.23%。(2)中心静脉再通后的6、12、18、24个月初级和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1.50%、58.50%、30.90%、10.60%和98.80%、93.80%、92.50%、88.80%。(3)COX分析示:中心静脉病变部位的原始直径较小(OR=0.81,95%CI:0.69~0.94,P=0.006),病变长度越长(0R=1.06,95%CI:1.03~1.08,P<0.001),未置入支架(OR=0.32,95%CI:0.21~0.50,P<0.001)和血清钙浓度较高(OR=4.35,95%CI:1.34~14.13, P=0.014)是中心静脉再通复发的危险因素。(4)秩和检验示:支架组(n=60)比无支架组(n=34)的中心静脉病变长度更长(Z=-2.037,P=0.042)。结论 介入治疗中心静脉闭塞的技术成功率高,风险可控。多次介入治疗可提高中心静脉再通的次级通畅率。中心静脉病变部位的原始血管直径小、病变长、血钙较高,其再通后复发风险越高。开通较长的中心静脉病变后置入支架可提高其初级通畅率。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