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鼎革之际,舟山因其海上抗清基地之故而遭到迁弃空岛的处置,原有的地方秩序几近解体。康熙年间展复之后,地方官府、驻扎官兵、旧有土著、新来移民等人群纷纷进入,在复杂的互动中重塑舟山的社会秩序。在此过程中,罹患迁界之难的土著在重返家园后,纷纷通过修建祖坟祠庙、修纂家系族谱等手段重构祖先历史和迁徙记忆,以凝聚宗族力量,参与地方开发。有些宗族积极参与官府发起的地方公共事务,为本族争取了大量社会资源,因而实现了宗族实力的延续或跃升,舟山也从清王朝迁弃的沿海荒岛转变为王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