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够为学生提供亲历劳动过程的机会、夯实劳动过程的主体责任、保障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培养劳动素养提供物质、制度与精神三重支持。然而,劳动素养视域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存在着育人理念偏差、沟通渠道单向性、育人环境缺位等困境。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形成发展性目标机制、互通式组织机制以及共建型生态机制,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保驾护航。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