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模即模子,它是一种标准,一种规范。建模,就是通过建立一种程式、一个样板,去解决类似问题。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无话可说、没有思路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无"法"可依,找不到论证分析的材料、角度和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着构建一种思考的支撑,努力探索一种可供迁移的凭借,由此建模思想应需而生。它提供给学生一种思维的"模型"、思考的角度,使得学生在构思过程中能够将这种"模型"迁移过来。我也曾反复思量,我们一直强调"文无定法",强调"不拘一格",建模是否与此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