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按照患者接受的通气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接受适应性压力支持通气(A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参数﹝潮气量(TV)、吸气峰流量(PIF)、每分通气量(MV)﹞、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速(PEFR)、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重症医学科(ICU)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TV、PIF大于对照组,MV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EFR、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R、FEV1、FVC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选择ASV模式效果更好,较SIMV+PSV模式更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治疗效果,更值得推广。
-
单位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