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探究利妥昔单抗对比一线类免疫抑制剂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Rituximab、Glomerulonephritis、Membranous、Clinical Trial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Medlin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利妥昔单抗/CD20单抗/美罗华、膜性肾病等关键词检索Sinomed、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0年3月,对符合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对比治疗效果(缓解率、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水平)及安全性。结果:共检索145文献,纳入7篇临床试验研究,且纳入研究的整体质量偏高。Meta分析结果提示,利妥昔单抗组同对照组相比在完全缓解率[OR=1.83,95%CI=(0.61,5.50),P> 0.05]和部分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0.32,1.88),P=0.58],但利妥昔单抗组能更好降低尿蛋白水平[均值差异-1.27,95%CI=(-1.86,-0.67),P <0.000 1]并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值差异7.62,95%CI=(0.44,14.79),P=0.04],且两组在治疗后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值差异-0.04,95%CI=(-0.11,0.04),P=0.35];利妥昔单抗治疗组具有更少的严重不良反应[OR=0.35,95%CI=(0.24,0.35),P <0.000 1]。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缓解率和血肌酐变化同传统的一线免疫抑制剂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降低尿蛋白水平及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具有优势,且利妥昔单抗安全性更好,因此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重要策略。
-
单位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总医院; 博鳌恒大国际医院;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