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与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北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6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病理特征、临床预后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267例患者平均年龄(67±13)岁,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45例(16.9%)。患者肿瘤原发部位为右半结肠的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比例高于左半结肠和直肠者,组织学分级高级别者表达缺失比例高于低级别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型者表达缺失比例高于野生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组5年无疾病生存(DFS)率为82.2%(37/45),表达完整组5年DFS率为64.0%(142/222),生存曲线显示表达缺失组DFS情况优于表达完整组(Log-rank P=0.039)。102例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接受辅助化疗(无论单药或双药)者DFS情况优于无辅助化疗者(Log-rank 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风险比=0.366,95%置信区间:0.123~0.983,P=0.031)、T分期(风险比=2.313,95%置信区间:1.332~4.653,P=0.014)是影响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DFS的危险因素。结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良好预后因素之一,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无论错配修复蛋白状态如何接受辅助化疗均可使DFS获益。
-
单位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