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负极用集流体改性研究及进展

作者:刘洋洋; 王旭阳; 徐谢宇; 王永静; 熊仕昭*; 宋忠孝*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10(04): 1261-1272.
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1.0082

摘要

金属锂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密度(3680 m A·h/g)和低还原电位(-3.04 V,相对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的"圣杯"。然而,由锂枝晶生长和对电解质高反应性所造成的库仑效率低、循环寿命短、内短路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金属锂负极的实用化进展。在实际的电化学体系中,集流体作为金属锂沉积/脱出的基底,其表面性质对锂负极的循环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负极集流体表面成分以及微结构设计两方面系统总结了多种稳定金属锂负极的界面修饰策略,包括构建亲锂表面、纳米级电子/离子混合导电网络修饰、表面微结构设计等。对集流体界面和结构进行针对性修饰,可以有效调控金属锂的电沉积,推进金属锂负极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中的实用化进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