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爆破超声能量模式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8例(222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连续、脉冲及爆破3组,分别采用连续、脉冲及爆破3种不同超声能量模式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并比较3组术中所用的超声能量、有效超声时间及累积复合能量参数(实际超声能量与有效超声时间的乘积),检查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爆破组晶状体核硬度Ⅰ或Ⅱ级和≥Ⅲ级者的有效超声时间[(018±003)、(036±025)min]、实际超声能量[(1044±214)%、(2363±371)%]及累积复合能量参数(211±140、694±266)均明显低于连续组和脉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爆破组术后1d和术后3d角膜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连续组和脉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爆破组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1021±887)%]明显低于连续组[(1735±1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爆破超声能量模式可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有效超声时间缩短和总体超声能量降低,从而减轻眼内组织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值得推广使用。(中华眼科杂志,2005,412730)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