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季铵化壳聚糖-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rTFPI)复合物对大鼠碾压撕脱皮瓣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季铵化壳聚糖-rTFPI复合物溶液,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物形态并测量其直径,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并计算复合物中rTFPI的包封率和复合物载药率(样本数为3), 采用ELISA法测定放置0、10、30、45、60、90、120、240 min时溶液中rTFPI浓度(观察rTFPI释放情况)并计算其半衰期(样本数为3)。取24只6周龄雄性SD大鼠,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单纯季铵化壳聚糖组、单纯rTFPI组和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每组6只), 大鼠背部均制备蒂部位于双侧髂棘连线上、从肌膜表面掀起的碾压撕脱皮瓣, 原位缝合后即刻及术后1、2、3 d分别注射1次相应试剂治疗。术后1、3、7 d观察皮瓣大体变化;术后7 d, 测量皮瓣成活面积并计算皮瓣成活率;将皮瓣平均分为蒂部、近段、中段、远段, 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检测皮瓣近段、中段、远段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切取皮瓣中段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计数每100倍视野中栓塞血管和新生血管。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季铵化壳聚糖-rTFPI复合物呈不规则球形结构, 直径为150~200 nm;复合物中rTFPI的包封率为(88.7±2.1)%, 复合物的载药率为(2.83±0.09)%。季铵化壳聚糖-rTFPI复合物溶液中rTFPI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90 min时释放基本稳定, 半衰期为(651±36)min。术后1 d, 单纯季铵化壳聚糖组大鼠皮瓣远段变黑比较明显;术后3 d, 单纯rTFPI组和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远段结痂、坏死较另外2组轻;术后7 d, 各组大鼠皮瓣坏死界限清晰。术后7 d, 单纯rTFPI组和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成活率分别为(63±7)%、(73±5)%, 较PBS组的(41±3)%和单纯季铵化壳聚糖组的(52±7)%显著升高(P<0.05);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成活率较单纯rTFPI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 各组大鼠皮瓣均有血流灌注;单纯季铵化壳聚糖组大鼠皮瓣近段组织血流灌注值以及单纯rTFPI组和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近段、中段、远段组织血流灌注值明显高于PBS组(P<0.05或P<0.01), 单纯rTFPI组大鼠皮瓣远段组织血流灌注值以及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中段和远段组织血流灌注值明显高于单纯季铵化壳聚糖组(P<0.05或P<0.01), 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中段组织血流灌注值明显高于单纯rTFPI组(P<0.01)。术后7 d, PBS组和单纯季铵化壳聚糖组大鼠皮瓣中段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较多, 细胞水肿明显;与前面2组相比, 单纯rTFPI组和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中段组织炎症程度显著降低, 栓塞血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 新生血管数明显增多(P<0.05或P<0.01);与单纯rTFPI组比较, 季铵化壳聚糖-rTFPI组大鼠皮瓣中段组织中新生血管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通过季铵化壳聚糖装载rTFPI能够起到缓释rTFPI的效果;季铵化壳聚糖-rTFPI复合物较单纯rTFPI能够进一步改善大鼠碾压撕脱皮瓣的血流灌注, 提高皮瓣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