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入海口典型区域有机磷酸酯分布特征和风险评估

作者:曹渺; 郭昌胜; 张恒; 刘士清; 陈苗; 吕佳佩; 侯嵩*; 尤新军; 徐建
来源:环境科学, 2023, 44(03): 1378-1386.
DOI:10.13227/j.hjkx.202204164

摘要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具有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且易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存在潜在风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MS)测定了黄河干流及其支流入海口典型区域地表水中14种OPEs的浓度水平并总结分布特征,使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其污染来源,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各点位地表水中∑14OPEs浓度范围为183.81~1 674.52 ng·L-1,平均值为638.25 ng·L-1,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和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PP)是主要的OPEs;流经城市区域的小清河与黄河干流和其它支流的OPEs组成特征不同,表明人类活动影响较大.∑14OPEs沿黄河入海口方向先升高后,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源解析结果显示不同行业工业废水排放和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和大气沉降是地表水中OPEs的来源.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黄河干流、小清河和支脉河中TCEP对水生生物具有高风险,磷酸正三丁酯(TnBP)和磷酸三苯酯(TPhP)在部分点位存在风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