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军; 丁克峰; 王珏基; 陈丽荣; 张苏展
来源:实用肿瘤杂志, 2007, 22(01): 36-39.
DOI:10.3969/j.issn.1001-1692.2007.01.011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评价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复阅切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CD34和S-100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分析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确诊44例GIST患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7个月,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2%、57.2%和39.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性坏死、组织学类型混合型、肿瘤细胞高密集度、核分裂象计数≥5/50 HPF、手术未完整切除、复发或转移瘤以及浸润性生长显著降低生存(P<0.05)。44例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极低度侵袭危险性7例,低度侵袭危险性8例,中度侵袭危险性10例,高度侵袭危险性1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侵袭危险性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8.376,P=0.000)。结论准确判断GIST患者预后有赖于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法能够准确评价GIST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