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夏衍在1933中国电影年里向电影界贡献了《狂流》《脂粉市场》《前程》《春蚕》《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的儿女》6部风格各异、内涵深刻的左翼电影。在选题方面,夏衍着重选取了具有鲜明政治功利意识的暴露性题材,此外,夏衍对于妇女解放运动给予了关注,提出"现代妇女解放运动,与整个社会问题之解决有同一之命运"。夏衍将茅盾的同名小说《春蚕》改编成电影与观众见面,实现了电影与新文学之间的第一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