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背景实质分型及强化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敏红; 周运锋; 周理想; 吴莉莉; 刘清祥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37(01): 49-53.
DOI:10.13437/j.cnki.jcr.2018.01.013

摘要

目的乳腺MRI诊断中结合病灶本身影像学特征,探讨乳腺背景实质的分型及强化(BPE)对病灶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别对其平扫及动态对比增强表现进行评估,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其敏感性、特异性。不考虑患者的月经周期,参照美国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腺体实质密度(FGT)及BPE进行分级。统计病例组及对照组的病变增强强化方式、BPE强化程度、FGT之间有无差异。结果 (1)平扫:良性病变为边界较清、形态规则肿块,部分其内可见分隔,信号尚均匀,为稍长T1、T2信号影;而乳腺癌为界限不清、分叶状肿块,伴毛刺,为不均匀稍长T1、T2信号影。(2)动态对比增强:良性病变多为缓慢渐进较均匀强化或离心性强化,Ⅰ、Ⅱ、Ⅲ型曲线分别为8例、8例、4例;恶性病变为不均匀、环形强化或向心性强化,Ⅰ、Ⅱ、Ⅲ型曲线分别为3例、4例、23例,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PE强化程度4个级别中良性病变分别为4例、6例、7例、3例,乳腺癌分别为3例、6例、7例、14例,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MRI病灶的形态学改变及动态增强强化特点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背景实质强化则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 单位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