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环太湖区域民间吹打乐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图谱音像记录、形态分析、本体分析与阐释等方法,在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论与方法的拓展。面对区域内吹打乐种在传统与当下、定格与转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科立场,援引声音生态共生圈这一音乐学术命题,为区域内吹打乐种如音色、套式、结构原则等本体要素的程式内因予以新的阐释,使吹打乐的本体认知从“规范式”的形态分析视野中继续深化,以呈示其与中国传统礼俗音声更深层、紧密的内质勾连。

  • 单位
    浙江音乐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