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1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46例实施多学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纯音听阈测听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睡眠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 0,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听值未见明显变化,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听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7 0、0.040 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GQOL-74评分均相当,干预后观察组症状积分、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GQOL-74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5,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经干预后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症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