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初探

作者:梁静; 赵迎新; 史冬梅; 李月平; 于一; 许晓晗; 彭萍安; 于淼; 吴亚凤; 孙铁男; 周玉杰*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10).

摘要

目的探讨无导线起搏器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 于北京安贞医院置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 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指标, 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 并行双侧股静脉及髂静脉超声检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术中记录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释放次数和起搏器程控参数(阈值、感知、阻抗)。术后1、3个月行门诊随访, 比较置入术中、出院前及随访期间的起搏器程控参数, 感知R波振幅≥5 mV, 阻抗400~1 500 Ω, 阈值与置入术中比较增幅≤1.5 V为起搏器程控参数理想且稳定;记录置入器械相关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 并发症包括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 严重不良事件包括置入器械移位、心脏穿孔、心包积液和感染;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78.4±8.4)岁, 2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1例贫血, 1例血小板减少, 所有患者术前双侧股静脉及髂静脉彩色超声检查未见明显狭窄、闭塞病变, 无血管畸形。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手术时间(39.6±1.7)min, X线透视时间(9.2±1.3)min, 释放次数(1.40±0.55)次。起搏器程控参数为, 置入术中阈值(0.40±0.10)V/0.24 ms, 感知(10.80±3.72)mv, 阻抗(822.00±162.23)Ω;出院前阈值(0.45±0.07)V/0.24 ms, 感知(13.04±2.41)mV, 阻抗(748.0±91.5)Ω;术后1个月阈值(0.40±0.06)V/0.24 ms, 感知(14.26±4.11)mV, 阻抗(700.0±91.7)Ω;术后3个月阈值(0.39±0.05)V/0.24 ms, 感知(14.40±3.97)mV, 阻抗(682.0±96.0)Ω, 阈值与置入术中比较增幅≤1.5 V, 所有参数均在理想范围且稳定。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44.00±5.24)mm和(44.00±5.34)mm(P=1.000), 射血分数分别为(62.00±3.39)%和(62.20±3.56)%(P=0.86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操作简便, 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成功率高, 感染风险小, 置入安全, 但其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