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植被覆盖度变化及空间分布自然驱动力分析

作者:高思琦; 董国涛*; 蒋晓辉; 聂桐; 郭欣伟; 党素珍; 李心宇; 李昊洋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03): 429-439.
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22.03.001

摘要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有效地反映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研究植被NDVI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该研究基于2000—2018年黄河源区MODIS-NDVI数据和同时期8种自然因子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分析黄河源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分布的自然驱动因子。研究表明,黄河源区植被覆盖总体较高,2018年区域内74%的面积NDVI大于0.6。NDVI分布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变化格局为北部增加,中部减少。2000—2018年NDVI均值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增长率为0.013/10 a;除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外,其他等级植被覆盖区面积均减小。年降水量对NDVI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最大,达到0.602;高程影响力为0.385,年均温影响力为0.296,也很好地解释了黄河源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其他自然因子对NDVI空间分布的影响力较小。自然因子对植被NDVI的影响呈现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使地貌类型、坡度及坡向等影响较小的单因子对植被NDVI也有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年降水量与其他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力普遍较高,年降水量与海拔的交互作用影响力最大,达到0.682。研究表明,2000—2018年黄河源植被覆盖度呈不显著增加,年降水量是影响植被NDVI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自然因子对植被NDVI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黄河源区植被覆盖情况以及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

  • 单位
    西北大学;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黑河水资源与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