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SHH(Sonic hedgehog)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HH))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区移植部位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获得BMMSC后,电转染法将SHH基因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实验动物20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5组,每组40只;分别在梗死与正常交界部位移植BMMSC~(SHH)(转染组)、等量的BMMSC(细胞组)、pcDNA3.1-Shh DNA(基因组)、BMMSC和pcDNA3.1-Shh DNA的混合物(混合组)、等容积的低糖DMEM培养基(对照组)。于移植后第8周取正常心肌与心肌梗死交界区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血管,通过血管密度分析法分析各组间交界区血管密度差异。结果经CD34免疫组化染色后行血管密度分析显示:转染组(36.48±5.22)较对照组(16.71±3.41)血管密度增加(P<0.01);较细胞组(29.46±2.27)、基因组(28.78±2.91)及混合组(29.55±4.55)血管密度增加(P<0.05)。结论 BMMSC~(SHH)移植能有效表达目的基因、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细胞转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