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系年》篇中多次出现的"■"字和其他楚简中的部分"■"字,意为"(在战场上)获得",它们究竟应读为何词,旧尚无确解。根据最新发表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中用"■"为"捷"的资料,可以证明"■"及其省体"■"皆应释读为"捷获"之"捷"。用为"捷"的""跟作为"戴"之本字的"■"在文字学上的关系是,二者本系结构不同的无关的两个字,前者因简化省写而与后者混同,从而在楚文字中成为了同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