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柴达木盆地现存大面积的盐碱化严重、土壤贫瘠的弃耕地,种植苜蓿可有效增加土壤中氮含量,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本研究选择耐盐碱的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Zhongmu No. 1)品种,探讨其对柴达木盆地高寒荒漠区弃耕地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当地土壤生态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弃耕地土壤pH较高(>8),种植苜蓿后对土壤pH并无影响,说明中苜1号紫花苜蓿对碱性土壤适应良好;种植苜蓿后土壤中全氮含量显著增加,而有效氮的含量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说明全氮含量更能表现苜蓿种植对增加土壤中氮含量的效应;苜蓿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磷钾,种植苜蓿后有效磷含量降低,而有效钾含量增加,说明苜蓿种植后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效钾的转化。因此,在柴达木弃耕退化地种植中苜1号紫花苜蓿可以有效地适应盐碱环境,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从而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