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的2 03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时间分为训练集(75%, 1 526个周期)和验证集(25%, 509个周期),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临床妊娠率的相关预测因子, 建立临床妊娠率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女方年龄≥37岁, 临床妊娠率下降(OR=0.48, 95%CI:0.22~1.06, P=0.071);随着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reian hormone, AMH)水平下降患者临床妊娠率下降(OR=1.05, 95%CI:1.01~1.09, P=0.028);不孕年限≥5年的患者临床妊娠率下降(OR=0.61, 95%CI:0.38~0.97, P=0.037);促排卵周期患者临床妊娠率高(OR=1.64, 95%CI:1.18~2.27, P=0.003)。基于上述4个影响因素, 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2, 模型预测能力中等。结论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中女方年龄<37岁、AMH水平高、不孕年限<5年、使用促排卵者临床妊娠率较高。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患者临床妊娠概率, 可作为临床医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