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台州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小于胎龄早产儿不良结局研究

作者:郑新灵; 季燕; 许鹿舫; 罗丽丹; 周永海*
来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 26(06): 629-631.
DOI:10.13419/j.cnki.aids.2020.06.16

摘要

目的分析台州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产小于胎龄早产儿短期结局。方法对2013-2018年台州市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早产儿的梅毒检测和治疗等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535例梅毒感染孕产妇共分娩出123例早产儿,生后因严重内脏畸形或先天梅毒而死亡8例;其中,小于胎龄早产儿先天梅毒传播率和死亡率均高于适于胎龄早产儿(均为16.28%vs. 1.25%;P均<0.05)。随着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近三年的梅毒感染孕产妇规范治疗率、早产儿发生率、小于胎龄早产儿发生率与最初3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5.91%vs. 60.27%;6.46%vs. 9.48%;1.49%vs. 4.14%;P均<0.05)。接受规范治疗的梅毒孕产妇其分娩结局要好于未接受规范治疗者(P <0.05)。结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分娩出的小于胎龄早产儿更容易发生先天梅毒及死亡,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 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