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招募343名山西常住的育龄妇女,开展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横断面研究.基于妇女月经周期生理特点,设置大气污染暴露的时间窗口期.采集妇女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大气SO2、NO2、PM2.5和臭氧的日报浓度,分别计算不同暴露时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关联效应,阐明大气污染暴露对妇女生育力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妇女在SO2暴露窗第1期(0.053,95%CI:0.022,0.083)、第2期(0.049,95%CI:0.02,0.078)、第3期(0.045;95%CI: 0.017、0.073) ,较高浓度SO2暴露水平与月经周期总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且,SO2与月经周期总长度的正相关主要表现在卵泡期长度的延长上. 在NO2暴露窗第1期(0.060,95CI:0.035,0.085)、第2期(0.056,95CI:0.030,0.083)、第3期(0.050,95CI:0.025,0.075) ,较高浓度NO2暴露水平与卵泡期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此外,妇女在暴露窗第1期 (-0.043,95%CI: -0.079,-0.003)、第2期(-0.047,95%CI: -0.072,-0.022) 和第3期(-0.046,95%CI: -0.081,-0.011) ,较高浓度的臭氧暴露水平与卵泡期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总体而言,妇女的月经卵泡期可能是大气污染暴露的敏感阶段.而且,结果表明,在低于现行的国家标准限值时,仍然可以观察到大气污染暴露与妇女卵泡期长度显著的关联效应.本研究结果为制定精准防控我国大气污染和加快出台区域性健康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了健康证据和参考依据.
-
单位山西大学; 山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