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拔牙导致口腔上颌窦交通的临床分析

作者:任宇轩; 马振; 马洋; 刘平; 胡开进*
来源:口腔医学, 2021, 41(02): 149-153.
DOI:10.13591/j.cnki.kqyx.2021.02.009

摘要

目的分析拔牙导致口腔上颌窦交通(oroantral communications, OAC)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预后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106例自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处理OAC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OAC好发于10~30岁,男女发生比例1∶1.25。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上颌第三磨牙;造成OAC的主要原因是上颌阻生牙的拔除。所有OAC患者采用牙槽窝内放置胶原塞封闭交通口的方法进行处理,均未发生上颌窦瘘。结论 OAC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各解剖因素,牙根周围的骨质破坏,以及术者缺乏操作经验是导致OAC发生的主要因素。术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预防OAC的发生。使用胶原塞保守治疗OAC可有效预防上颌窦瘘的发生。

  • 单位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军医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