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费孝通提出的双轨政治勾勒了古代中国的权力关系及社会结构。通过对国家及地方权力运行轨迹和运作机制的分析,他强调自上而下的单轨止于县衙。而就双轨政治中的另一轨即自下而上的轨道而言,他充分强调了士绅在基层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关于自下而上的轨道如何具体运作未及充分论述。本文着眼于费孝通双轨政治中自下而上的轨道,从秦至清郡县制时代中的封建、世族和乡谊组织入手,考察古代中国地方力量如何通过对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既阻隔皇权直接渗透到基层,又伸张民权,将民意上达至国家层面,从而贯通并实现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由此,试图补齐费孝通双轨政治中存而未论的自下而上的轨道,使之成为其所期望的"上通下达,来去自如"的双轨形式,从而也加深我们对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