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面临着隐私泄露、网络欺凌、不良信息和网络成瘾风险。从理论角度来说,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政策规定主要分为外部保护约束、内部尊重培养以及体制探索创新三个层次,未成年人自身需求主要分为外部引导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三个层次,二者有着较好的契合程度,并形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架构。从实践角度来说,"青少年模式"是目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最为典型的做法。但现有"青少年模式"整体上与理论需求之间的契合不足,契合程度随着理论层次的深入而层层下降。对此,应当以未成年人需求为核心,突破以年龄为单一标准的划分方式、善用算法;明确保护工具定位、转变观念;营造社会大环境、多方形成合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