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世纪交替的变革时期,"乡下人进城"的小说或其他文学体裁,是对当下生活的迅即反映。但文学艺术的普适性,又使其意义不局限于此。作品中"乡关何处"的焦虑,如果不是寄寓着一种社会焦虑,就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与共鸣。身份认同问题正凸现于变革时期的日常生活,使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农民工或城里的"乡下人",他们戏剧性的命运也倒映着其他人的现实处境。那些细节描写越是具体生动,所构成的意象空间,连同对人性发掘的力度就越强。这种文学状态,有可能摆脱以往对作品题材的类型定位,形成一种更富于活力的艺术表现趋势。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