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下肢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对核心区肌群肌肉的激活特征和主观疲劳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北京队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10名,在持续加压、间歇加压和不加压的条件下,进行4组半蹲起练习,第1组重复30次,其余均为15次,负荷重量为30%1 RM。采用专业加压训练设备,将加压带绑定在大腿中上1/3处,其中捆绑压设定为40 mmHg,充气压为180 mmHg。在加压训练方案实施前后进行4次测试,整个练习过程中,采集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臀大肌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出每次练习时的均方根振幅值(root mean square,RMS)标准值。同时,在各组训练完成后,进行主观疲劳度测试。结果:1)腹外斜肌在持续和间歇加压训练后RMSMVC值显著提高(P<0.05),竖脊肌在加压训练后RMSMVC值均显著降低(P<0.05),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对臀大肌的RMSMVC值有显著性影响(F=2.70,P<0.05),臀大肌在持续加压和间歇加压训练后RMSMVC值均显著降低(P<0.05);2)不加压时,仅最后3次蹲起时腹直肌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持续加压时,除压前后腹直肌RMS标准值均显著增大(P<0.05),间歇加压训练除压后腹直肌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持续加压时,腹外斜肌除压后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持续加压时,除压后竖脊肌RMS标准值显著增大(P<0.05),但间歇加压时除压前后均显著增加(P<0.05);3)在4组半蹲起运动中,加压条件下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RMS标准值显著大于不加压时(P<0.05),且臀大肌显著小于不加压时(P<0.05)。在4组练习过程中,加压练习时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RMS标准值均表现出逐组递增的现象,而臀大肌逐组降低,时间和每组练习交互作用对臀大肌的RMS标准值具有显著性影响(F=3.81,P<0.05);4)加压状态下,4组练习结束后主观疲劳度均显著大于非加压状态(P<0.01),除压后主观疲劳度较非加压状态显著增加(P<0.05)。结论:下肢加压半蹲起训练可以提高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激活程度,同时达到对臀大肌和竖脊肌的训练效果。加压训练较非加压状态时主观疲劳更为强烈。从整个训练效果来看,持续加压方式优于间歇加压方式。
-
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