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中国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以孝悌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社会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显得孱弱不堪。在"救国"还是"建国"的路径选择之下,仁人志士们纷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卢作孚、晏阳初和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就是其中之一。卢作孚倡导的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乡村生态建设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再造自然和社会生态的过程。本文以卢作孚乡村生态建设的思想和内容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卢作孚的乡村生态建设思想包括注重改变当地卫生习惯、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市镇功能重新规划和社会伦理重构等四个方面,其实现路径包括以集约资源开发为导向、以北碚中心治理为范例、以社会运动开展为抓手、以乡村现代化为根本目的等四个部分,总结了历史对当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