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电阻与皮肤结构差异,并研究延胡索总碱贴片经神阙穴和非穴位给药皮肤渗透特性,为其临床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疼痛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丑素为评价指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04 mol·L~(-1)磷酸水溶液(70:30,用三乙胺调pH 6.0),检测波长281 nm,流速1 mL·min~(-1)。采用Franz扩散池离体经皮渗透试验与SD大鼠在体经皮渗透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延胡索总碱贴片经神阙穴与非穴位给药的皮肤渗透特性。同时,测定给药前后神阙穴与非穴位皮肤电阻,采用冷冻切片法比较药物在皮肤各层中的分布,并运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给药24 h后,体内外实验结果均显示,延胡索总碱贴片经神阙穴贴敷时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丑素的累积透过量与滞留量均高于非穴位(P<0.05),神阙穴皮肤电阻在给药前后各时间点均低于非穴位皮肤(P<0.05)。同时切片显示皮肤各层的药物含量均为神阙穴>非穴位,表明神阙穴部位皮肤对于药物的渗透、贮存作用优于非穴位。结论:延胡索总碱贴片在神阙穴皮肤的24 h累积透过量和滞留量均高于非穴位皮肤,其机制可能与神阙穴皮肤薄、电阻低以及毛囊小体数量多相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