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锝-99m(99mTc)-硫胶体(SC) SPECT/CT淋巴显像术前评估前哨淋巴结(SLN)转移风险的价值,并结合3D融合模式定位SLN,探寻SLN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20-01-01-2022-12-3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且术前行99mTc-SC SPECT/CT淋巴显像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88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SLN转移有关的淋巴显像及临床病理因素。淋巴显像阳性的患者使用3D融合重建技术重建皮肤和骨骼,再应用腋窝体表标线及肋间隙对SLN进行定位。结果 共有59例(20.49%)患者SLN发生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4.318,P=0.038)、月经状态(χ2=8.090,P=0.004)和SPECT/CT显像个数(χ2=5.631,P=0.018)与SLN转移有关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PECT/CT显像个数(OR=2.387,95%CI:1.137~5.013,P=0.022)对SLN转移有诊断价值。当SPECT/CT淋巴显像个数≤1枚时,SLN转移率为24.14%(49/203);当SPECT/CT淋巴显像个数>1枚时,SLN转移率为11.76%(10/85)。SPECT/CT淋巴显像法诊断SLN转移的灵敏度为83.05%(49/59),特异度为32.75%(75/229)。淋巴显像阳性的204例患者中,“最热”SLN分布于腋中线附近最多,其次为腋前线和腋后线附近;“最热”SLN分布于第2肋间隙最多,其次为第1、3、4和5肋间隙。结论 99mTc-SC SPECT/CT淋巴显像在术前评估SLN转移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其诊断SLN转移的灵敏度较高。99mTc-SC SPECT/CT淋巴显像结合3D融合模式可用于SLN定位,绝大多数SLN分布于腋前线、腋中线与第1~3肋间隙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