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陆源沉积中的碎屑组份(泥岩中的碎屑黏土矿物种类和砂岩中砂、粉砂碎屑类型)相对含量变化,对广东北部和江西南部的南雄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古气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砂岩碎屑组份含量气候指数(长石/石英比,F/Q)介于0.020.14之间;(碎屑)黏土矿物组合主要以伊利石为主,平均79%;伊利石结晶度指数与化学指数分别为0.250.39、0.310.7。进一步分析表明,研究区这一时期以干旱气候为主,存在暖湿气候间断,古气候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以干旱—半干旱性气候为主,古新世丹尼期早期转变为相对湿热或与干旱—半干旱气候交替,古新世丹尼期晚期恢复到半干旱性气候,但比第一阶段湿度可能稍有增加。这一总体干旱—半干旱气候格局及其变化总体与同期全球气候变化一致。
-
单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