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技术在给教学带来转型希望的同时,却常常使人忽视其潜藏的隐患。夸大的应用功能、单一的应用方式、智能接替教学活动和量化垄断教学评估,均反映出信息技术对知识教学的僭越,继而导致知识被技术异化、学生被技术拉偏、教师被技术取代的可能风险。知识的类型限度、信息技术的功能限度、师生的能力限度为信息化教学厘定适用范围。为防止知识教学被技术僭越,教育者应回归育人原点,重塑知识教学的"精神品格";拓展应用方式,促进人技协同下的"和合共生";匡正应用观念,寻求情境选择下的"技术具身";锤炼应用能力,培育充满生命质感的"教学主体";坚守技术伦理,共筑道德规约下的"善用立场"。
-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