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磁共振成像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汪红梅; 夏成雨; 邓克学*; 吕洋; 陈传玉; 廖琴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07): 1165-1168.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56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相关定位数据测量和瘤体质地评估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的指导应用及对垂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80例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均进行MRI影像检查和垂体激素水平检测,对术前MRI矢状位和冠状位图像数据进行定位测量和垂体瘤质地评估。结果 80例患者中有65例垂体大腺瘤和15例垂体小腺瘤,矢状位上鼻小柱至鞍底前壁中点距离为(71. 32±2. 04) mm;上述测量线与鼻底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 24±5. 8)°;冠状位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间距为(20. 74±0. 48) mm;质地软的肿瘤呈高信号为主,质中和质硬的肿瘤呈低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后瘤体明显强化。将所测量的数值应用于术中,所有患者均顺利抵达鞍底切除肿物,术后复查MRI提示肿瘤全切63例,次全切13例,部分切除4例。结论术前应用磁共振成像进行定位数据测量和瘤体质地评估有助于指导术者经鼻蝶顺利充分切除肿瘤,避免正常垂体组织损伤,利于彻底切除肿瘤,从而使患者激素恢复正常水平,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