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鼠模型,观察小儿黄龙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的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作为ADHD模型大鼠,将32只健康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哌甲酯(阳性药,给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6.75 mg·kg-1)组和小儿黄龙颗粒低、高剂量(1.875、3.75 g·kg-1)组,每组8只,另分别设WKY大鼠组和Wistar大鼠组(作为对照),每组8只。各给药组按10 mL·kg-1体质量ig给药,模型组、对照组ig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给药21 d。检测各组大鼠在注意定势转移任务(AST)中各阶段[简单辨别(SD)阶段、复杂辨别(CD)及其反向阶段、内维度转换(IDS)及其反向阶段、逆反学习(RL)及其反向阶段、外维度转换(EDS)及其反向阶段]的错误次数和错误率。结果 模型组SHR在CD、IDS、RL阶段的错误次数及错误率显著高于Wistar大鼠(P<0.05、0.01);在IDS反向阶段,模型组大鼠的错误率较Wistar大鼠显著增加(P<0.05),其他阶段SHR的错误次数及错误率较Wistar大鼠呈增加趋势。小儿黄龙颗粒各剂量组各阶段的错误次数及错误率较模型组大鼠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小儿黄龙颗粒高剂量组在CD阶段的错误次数及错误率,低剂量组在IDS正向阶段的错误次数与错误率,高剂量组在IDS正向阶段的错误次数,低、高剂量组在RL正向阶段的错误次数,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 小儿黄龙颗粒能够提高ADHD大鼠的注意定势转移能力,治疗ADHD。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