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致敏途径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免疫炎症差异,为使用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卵清蛋白经腹腔致敏和经皮肤致敏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通过ELISA分析小鼠血清中的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行瑞士-吉姆萨染色以评估嗜酸性气道炎症。对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高碘酸希夫染色以评估其组织病理学变化,肺免疫细胞进行mRNA测序和数据分析。结果 经腹腔致敏和经皮致敏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均表现出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上调的炎症反应。但腹腔致敏模型系统免疫更强,经皮致敏模型局部免疫更强。哮喘相关通路如JAK-STAT信号通路在两个模型中均上调而Hippo通路仅在经皮致敏模型中下调。经皮致敏模型与金属蛋白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关系更密切。结论 过敏原经腹腔和经皮肤致敏途径不同,诱导产生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免疫学表型和分子机制存在差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