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不同细菌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透液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组(G+组)和革兰阴性菌组(G-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PDAP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DA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共纳入64例PDAP患者,其中革兰阳性菌组(G+组)39例,革兰阴性菌组(G-组)25例;G-组的腹透液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高于G+组(Z=2.532、2.931、3.543;P<0.05);G-组的血磷水平较G+组低(F=4.212,P=0.04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导管出口处感染(OR=2.557,95%CI:1.982~3.487,P=0.001)、血C反应蛋白(OR=1.022,95%CI:1.004~1.041,P=0.016)是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得出结论:血C反应蛋白水平、合并导管出口处感染是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与及时纠正导管出口处感染对临床医生改善PDAP结局具有指导意义.
- 单位